郝昭荔|全面抗戰時期魯蘇戰區的政治工作——以政治部主任周復為中心
【內容提要】
全面抗戰時期,為消除軍隊派系色彩、加強中央化,國民政府在各戰區設立政治部,派出大批政工干部從事軍隊政治工作,周復即是其中一員。擔任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的4年多時間里,周復在山東建立了正規政工制度。山...
21
2023-11
2023-11-21
梁馨蕾 | 火線與針線:中共軍隊的軍鞋動員與保障(1937—1949)
?【內容提要】
戰爭年代,軍鞋是戰士武裝雙腳、長征遠戰的基礎物資,也是軍隊戰斗力的關鍵保障。全面抗戰時期,中共在各抗日根據地先后以無償征派和有償代做的勤務模式,動員婦女制作布鞋支援軍隊。解放戰爭時期,中共繼承以往軍...
14
2023-11
2023-11-14
郭輝 | 災后救濟與城市重建:1938年長沙大火的善后工作
【內容提要】
1938年11月13日凌晨,長沙城突發大火?;馂陌l生后,張治中、陳誠、周恩來、蔣介石等各方紛紛開展緊急處置工作,設置施飯所、收容所,掩埋死亡軍民,設立臨時市場,維持社會秩序。但是,這些措施只能為災民提供...
10
2023-11
2023-11-10
霍仁龍 | 殖民話語建構與中印邊界演變——近代英國對中國察隅地區的蠶食
【內容提要】
近代英國所建構的中印邊界殖民話語是其蠶食中國藏南地區領土的重要借口。在察隅地區,英國從19世紀初期至1914年以非法調查和地圖測繪為手段,以山地部族的歷史歸屬及山地部族與藏人的邊界位置為對象,逐步建構...
06
2023-11
2023-11-06
李育民、匡艷 | 宗藩之潰: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派兵條款”形成考析
【內容提要】
1885年中日《天津條約》中的“派兵條款”,是該約最為重要,也是后果最為嚴重的一款。中方提出派兵權及該條款的產生,起因于撤兵問題,肇源于日本的侵朝野心。日方則堅決反對中方的獨有派兵權,李鴻章為此反復...
01
2023-11
2023-11-01
羅志田 | 城鄉“薄海民”:民國前期的離村知識人
【內容提要】
民國前期城鄉因文化差異而解紐,缺乏一條可以互通的橋梁,造成知識人離村往而不返的新現象,極大地影響了后來中國的發展。在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鄉間的耕讀傳統已中斷,以城市為中心的新教育培養出的知識人自...
28
2023-10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