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新征程中新的使命任務。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信息革命的時代潮流發生歷史性交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信息化發展大勢和國內國際大局,深入回答了在中國為什么要建設網絡強國、怎樣建設網絡強國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闡述了網絡強國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內在關系,為加快網絡強國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牢牢把握信息革命歷史機遇,加快建設網絡強國,已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任務和關鍵基礎支撐。
同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戰略部署,同時強調2035年要建成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等13個分類強國目標。網絡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準確把握網絡強國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內在關系。
準確把握信息革命時代潮流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內在關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從社會發展史來看,一個國家能否實現繁榮富強、長治久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能否抓住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深刻重塑世界格局,正推動經濟社會加速變革。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均把數字化作為優先發展的戰略方向,加大政府組織和投入力度,圍繞網絡空間發展主導權、制網權的爭奪日趨激烈。加快信息化發展步伐,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必須切實把信息化發展時代潮流轉化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勁動力。
準確把握網絡強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關系。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建設網絡強國的戰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秉h的二十大報告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對網絡強國建設作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就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強化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網絡強國是數字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必須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按照新時代分兩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新要求,加快實現各項戰略目標。
準確把握信息化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關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信息化發展工作的要求,貫穿始終的一條,就是要充分發揮信息化驅動引領作用,以信息化推動現代化。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是事關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戰略課題,信息化是“四化”同步發展的加速器、催化劑。信息化豐富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實踐路徑、驅動力量和建設目標,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網絡強國承擔著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充分闡釋了網絡強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進程中,網絡強國建設承擔著提供有力網絡輿論支持、信息化支撐和網絡安全保障的使命任務。
網絡意識形態工作是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成為常態,敵對勢力把互聯網作為對我國實施干擾遏制、西化分化、輿論攻擊的重要手段,網絡意識形態領域面臨多重挑戰和考驗。網絡意識形態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事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v觀人類社會發展歷程,每一次重大技術革命,都會給國家安全帶來新的挑戰。隨著數字技術深度滲透進經濟社會,全球范圍內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針對國家、企業和個人的網絡攻擊時有發生,重要數據泄露和個人信息保護問題突出,網絡空間軍事化發展愈演愈烈,維護網絡和數據安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網絡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深刻影響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各領域安全,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信息化是驅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引擎。當前,以網絡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演變,促進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互聯互通,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因此,要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加快信息化發展步伐,切實把信息化發展時代潮流轉化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增強綜合國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勁動力。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今世界,互聯網給全球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對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大促進作用。同時,互聯網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不同國家和地區信息鴻溝不斷拉大,現有網絡空間治理規則難以反映大多數國家意愿和利益。針對這些事關全球發展和未來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宏偉理念,并用“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深刻詮釋了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涵。
開創網絡綜合治理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用偉大奮斗創造了百年偉業,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造新的偉業?!泵嫦蛐聲r代新征程,要不斷開創網絡綜合治理新局面,邁出信息化發展新步伐,筑牢網絡安全新屏障,取得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新成果,以網絡強國建設新成效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增光添彩。
堅持黨對網信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鍵在黨的領導?;ヂ摼W管理是一項政治性極強的工作,講政治是對網信部門第一位的要求。在網絡強國建設征程中,必須把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擺在第一位,牢牢堅持黨性原則,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堅持黨管互聯網、黨管意識形態、黨管新媒體,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和道路前進。發揚斗爭精神,強化風險意識、底線意識,壓緊壓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和網絡安全工作責任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堅持產業發展到哪里,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里,適應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變化,與時俱進創新互聯網企業黨建的模式、方法、載體,強化黨的宗旨和作用全覆蓋。
推進網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應有之義。推進網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鍵在于遵循“形成黨委領導、政府管理、企業履責、社會監督、網民自律等多主體參與,經濟、法律、技術等多種手段相結合的綜合治網格局”,對標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同步推進正能量傳播、負面內容管控、社會協同治理、網絡法治、技術治網,不斷提升網絡治理現代化水平。
充分發揮信息化數字化驅動引領作用。2023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發揮信息化數字化驅動引領作用,關鍵在于把信息化建設融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整體布局,系統推進。具體而言,就是要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價值,加快信息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做大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提升自信惠民便民水平。當前,數字經濟在現代化全局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數字經濟事關國家發展大局”,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發展數字經濟,要堅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同步推進,打造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特別是加快傳統產業數字化改造,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堅決筑牢國家網絡安全防線。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強化網絡、數據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在網絡強國建設征程中,必須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加強網絡和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這當中,重點是抓好三個方面的安全防護:網絡運行安全方面,緊盯金融、能源、交通、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強化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加快風險排查,加強應急處置。數據安全方面,堅持維護數據安全和促進數據開發利用并重,加快建立健全數據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推動數據安全合規有序跨境流動。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既要常態化開展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專項治理,也要注意提升全民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
深入開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被ヂ摼W的本質在于互聯互通,面對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等嚴峻挑戰,開展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意義重大、前景廣闊。一方面,要著眼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圍繞數字經濟、數據安全、技術創新、文化互鑒等領域,深化同全球各國的務實合作。另一方面,要深度參與互聯網國際治理,系統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全方位參與全球數字治理進程,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
?。ū疚南祰疑缈苹鹬卮箜椖俊鞍倌曛袊R克思主義新聞觀話語的歷史建構與實踐研究”(20&ZD323)階段性成果)
?。ㄗ髡呦祻偷┐髮W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研究員)
(文章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